哈囉展信愉快! 這週五小孩就要開學了!!!(撒花) 我終於明白什麼叫做暑假鬼門開, 就是你會在家裡聽到「媽媽」的次數大概是平常的10倍, 然後會有不斷朝你詢問的「媽媽我可以看電視嗎?」「媽媽我可以打電動嗎?」「媽媽你可以陪我玩嗎?」 雖然有時真的會覺得分身乏術,工作家庭兩頭燒, 但是晚上要睡覺前看見孩子安穩的臉,我心裡還是會有滿足感, 謝謝他為我的人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體驗。
上週三我們舉辦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的線上讀書會。 有讀者寫信給我,說他終於知道為什麼自己在某些狀態的反應會如此劇烈, 他也明白接納自己這四個字說得簡單,要做好難。 接納自己,是我知道我這裡不好,不夠完整,離我的理想還有很大的距離,但我願意接受、喜歡這樣的自己。 這是一本用動物視角書寫的書。 描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,共10次諮商對話的心理過程。 整本書從蛤蟆感到悶悶不樂、提不起勁、像一朵枯萎的花,沒有活力,癱軟在家中開始。 他的朋友鼴鼠、河鼠與老獾發現蛤蟆怪怪的,推薦他去找新來的蒼鷺心理師,故事就這樣開始了。 故事紀錄蛤蟆轉變的過程,以及他如何重新認識自己到接納自己的轉變。 每一個轉折點,都讓讀者不自覺的對應自己的狀態:「如果我是蛤蟆,我會怎麼辦?」 書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,是針對「自我狀態」的解釋。 什麼是自我狀態? 分別是兒童自我狀態、父母自我狀態、以及成人自我狀態。 每一個人的內在,都包含了這三個狀態。 在不同的時間點,依照事件,出現不同比例,而形成我們應對事情的態度。 舉例來說: 當我教育小孩時,有時候,我發現自己的行為,也有著父母親的影子。 特別是理智線斷裂時,我使用的語句,在事後回想,竟跟我童年時,被挨罵的記憶有點相似。 我常提醒自己,不要用過去不喜歡的方式教育小孩,但無形之中其實我還是踏上了父母的後塵。 這個型態,就可以稱作父母自我型態。 在我們的成長裡,不論是正面,或是負面的影響,都會被身體記住並內化,成為我們個性的一部分。 而父母(及主要照顧者)的行為,就會成為「父母自我狀態」的基石。 馬上出現跺腳、翻白眼的表情,這個呈現出來的就是兒童自我型態。 表示你在成長的過程中,透過學習、內化、思考、理解,用理性的方法來處理當下遇到的狀況。 自我型態與心理地位 有些不礙事,有些卻會成為問題。 如果我們的主管、同事、朋友,總是用父母自我型態在待人處事, 帶著「我好,你不好」的角度看待事件,就會形成各式各樣的PUA。 只為了少惹一點麻煩,無形中我們壓抑自己的喜怒哀樂。 「如果你否認它們,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,結果就像截肢,就如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,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。」 試著多用「成人自我狀態」對待自己 容易苛責自己,覺得自己不夠好的話語,很常不經意的出現在耳邊。 給自己多一點關愛和照顧,並沒有那奢侈,好好愛自己,沒有這麼難。 看看鏡中的自己,這個「自己」陪伴著你從以前一路過關斬將到現在。 因為有「自己」,讓你能做你想做的事,去你想去的地方,還可以喜歡別人,討厭事情,擁有各種喜怒哀樂。 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,總要事事完美,才叫成功,才是別人喜歡的樣子。 對於不滿意的狀態,我們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前進,前進的過程,就有機會看見更多可能。 有時候停滯或迷惘不一定是不好,反而是提醒我們,生命要準備前往下一階段了, 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,非得怎麼樣才能進到下一階段。 當我們願意用不一樣的態度迎接改變,那就是成長的訊號,面對不斷而來的困惑至少證明我們是活著的。 祝福你,走在喜歡自己的路上,每天都比昨天更好。 Emily ----
|
Hello,展信愉快! 這星期好嗎?對我而言,這確實不是容易的一週。 我得了一場聲音完全消失的感冒,再加上尿道炎,讓我全面陸續進入“身體不配合工作”的狀態。 還得在病中吼叫孩子(沒辦法,大人病了還沒完全倒,小孩病了卻能活跳跳,沒有試過是不會懂的經歷)。 不過,我想我應該已經度過了最糟的階段吧?🚬 天氣變來變去,你也記得好好照顧自己哦! 還記得之前跟你提過我三月份辦理也參加了一場時光書寫的活動, 這週的書寫挑戰來到第三週,有一個題目是: 過去曾經經歷的挑戰,學到了什麼? 這題目讓我回想起 20 年前,那場突如其來的車禍,將我的人生直接按了暫停鍵。 人生被按下暫停鍵 大三那一年,我的人生被按下了暫停鍵 大家都在前進,只有我,被困在原地,還站不起來。 那場車禍,讓我不得不休學、待在家裡,連走路都成了奢侈。 朋友們照常上課、玩樂、計劃未來,而我只能坐在椅子上,看著世界繼續轉動。 自我懷疑不斷 「是不是就這樣了?」「為什麼偏偏是我?」 無力感爆棚,我不想說話、不想社交,甚至連熱愛的事物都提不起興趣。 那段時間,我極度封閉,日復一日地待在房間裡,什麼都不做。...
哈囉展信愉快! 這週好嗎? 寫信給你的這個時間我正在進行家庭旅遊,與先生、孩子一起到馬來西亞🇲🇾感受異國風情。 只能說,有機會能夠出來看看立體世界,身心狀態會好些,世界好大,不會只有一個螢幕就能窺探全貌。 我自己幾乎也是個網路成癮者,很常內在的想法容易被外在影響,網路的「無距離」讓我們少掉很多到緩衝時間。 如果你也有以上狀況,你真的不孤單,這時有意識的「走」出來,能給大腦一點新的平衡,身體動一動,比較不緊繃。 去家裡附近的公園走走,或是步行你最常去的飲料店,書店,都有一樣的好處。 身體舒服了,心就舒服了。 ——— 這週我想分享給你,在這段時間,對我自己卡住時有幫助的五個方法。 每一個對我都有幫助,希望同樣也能給你帶來一些美好。 放下手機:紛擾原有90%來自網路世界,關掉紛擾原並不會讓我們少掉什麼,允許自己可以選擇訊息接受與否。 去聽25年前曾經感動你的歌:這是我這禮拜額外發現的好方法,當我耳朵小氣25年前那首我持續不斷重播的宇多田首張專輯「Automatic 」,竟然讓我有種力量回歸的感覺,好像所有的無力,都能跟著歌曲裡的旋律與音樂擺動,逐漸消失。...
Hello 展信愉快,我是愛美麗。 你會收到這封信是因為你有報名我的直播或是讀書會, 或是曾經參加我的精油或Podcast的實體課程,謝謝你的加入=) 我是愛美麗,目前給自己的三個hash tag是生活實踐者、芳療、以及Podcast。 不管是芳療還是Podcast的領域,都是我喜歡的。 我希望能實踐,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模樣,透過嗅覺與聽覺, 這兩個最直覺的反饋,我相信能讓我們對於周遭的生活有更多的關注,進而觀察到自己的狀態。 這是我的Podcast, 如果你願意的話, 歡迎讓他在你通勤、做家事、或是運動的時候,陪伴你一起做事。 每週四我都會有一封週信,與你分享我關於自我照顧、我思我見、以及最近正在經歷的大小事 希望每次的內容都能給你帶來一點不同的觀點。 如果你覺得有所幫助,邀請你持續與我們在這條路上前進, 如果你覺得此時不需要,你可以將信件拉到最下方點擊「Unsubscribe」, 就不會再收到我的信囉~ 希望你過得自在,舒心,最自在的時候,也會是你狀態最好,最能大步前進的時候=) 這週你心情好嗎?是不是也跟著奧運賽事一起起伏?我是!真的搞得我好緊張😓...